德魯克得意門徒賈斯廷·孟克斯:CEO伯樂
古代的伯樂以擅長相馬而名垂后世,今日的賈斯廷.孟克斯(Justin Menkes)則以擅長評估企業首席執行官(CEO)而揚名商界。
這位擁有美國克萊蒙研究大學組織行為學博士學位的現代伯樂是怎樣評估并協助具潛力的人成為企業舵手的呢? 孟克斯設計了一個表現評估模型,專門用于評價高管的才智和潛能,并稱之為“高管智能”。
憑借這一板斧,這位國際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Peter Drucker)的得意門徒已揚名商界。他寫了兩本書宣揚自己的理論。他創立并領導高管智能集團,同時與高級人才顧問機構Spencer Stuart 的董事會服務及咨詢部門合作,為眾多大企業提供高管繼任人評估服務,迄今已經為黑石集團、雪佛龍、道富等公司提供服務。
“(德魯克的)核心理論是成功高管之所以有別于一般高管是因為他不僅知道要做什么,而且了解如何做才能達到最佳效果,”孟克斯解釋道。“不過,光了解如何做能取得成功這樣的方法論并不足夠。因此,我設計了一套方法,用以更準確地鑒識和評估誰有能耐掌握這些方法;他們本身是否有弱點,若有的話,應對這些弱點的能力有多強。”
孟克斯將“高管智能”定義為有助于領導者妥善應對充滿變量的環球企業環境的特殊條件。 “高管智能是非常具體的,”他解釋道。一般提到的智能范疇太大了,因此已失卻意義。而“高管智能”則明確定義為一名明智高管的特長,不一定是音樂智能或籃球智能之類,而是引領高管成功的最核心智能,它涉及三方面:實踐智能(分析技能);社交智能(領導他人或與他人合作完成工作的能力);以及情感智能,也就是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這無疑縮小了高管智能的定義范圍,但這是刻意的。這樣做的目的是要精確突出并只重點探討高管成功的核心特質。”
孟克斯在今年五月份推出的第二本著作《壓力下表現更佳》詳述了有助于領導者走向成功的三種智能特質的定義。他提到Spencer Stuart 的董事會咨詢服務時強調了董事會作出正確決定的重要性,這意味著董事會必須要掌握有關各候選人的精確資料,包括智能測試結果、表現評估結果、過往行為面試和人格測試結果等。“我展開研究工作時,手頭的數據庫擁有243名CEO候選人的上述資料。按照他們的表現評估成績,我把他們分成四等份,孰先孰后一目了然。令他們之間出現分別的是三種明顯的特質:保持合理地樂觀;引導部屬服膺目標;以及能夠從混亂中理出條理。”
但其它特質也同樣有助于領導者脫穎而出,譬如經驗、對市場的洞察力或企業家本能等? “這些也是良好的本領,”他 說,“在我們提供咨詢服務的過程中,我們就聽到許多諸如此類可能重要的才能。最重要的是要進行一項需要分析:這個企業的現狀如何?未來五年它需要達成什么目標?領導者需要具備何種特質才能帶領它達成目標?市場洞察力可能是你想要找的特質,那么你需要找出最有效的方式去評估候選者的市場洞察力,不只是回顧性的洞察力。高管智能是前瞻性的,讓他們置身于需要市場洞察力的假設性情境中,然后我們就利用這兩種洞察力去評估某候選者是否具備企業所需的市場洞察力。”
有些候選人會脫穎而出,有些則發出不合格的警號。但孟克斯提醒不要太過倉促對候選人下判斷。“我們總是傾向把人歸類,”他指出。“每次我走進董事會,他們總是要我把候選人歸類為甲乙丙丁,孰優孰劣?我總得引導他們擴大探討范疇,以涵蓋他們企業的處境,因為有些人在某種環璄下或壓力之下表現更強,有些人則會倒下。我們需要幫助他們了解什么情況下候選人表現最佳,什么情況下表現最差。高管智能探討高管在特定情況下的才能,這些才能可以通過學習和傳授獲得,可以予以進一步加強。”
“經常會有公司董事問我這樣一個問題:假如他們已培養一名接班人多年,而這個人出了問題,公司是否應該救他?我會反問他們一個最簡單的問題:這人在面臨困境時會更多地歸咎于自己或他人?如果一個人總認為自己是受害者,自己的困境為外人所害。這種思維將最難改變。”
全球化令商業競爭的激烈程度達到了前所未見的水平,市場也鮮有地波動。孟克斯的《壓力下表現更佳》正是針對現今商業環境的困境提出CEO 們不用害怕壓力,因為在適當的條件下他們會因禍得福。 “正是因為全球化及隨之而來的日增壓力,構成高管智能的特質變得更為可貴。” 他解釋道。“當世界變小,企業數量增加,你的核心業務自然會受到威脅,經營風險和波動隨之增加,這時你需要迅速應變。當壓力增加時,人們會作出自然反應。高管智能正是高管在壓力之下思考、反應、管理部屬、控制局面和自己情緒的能力。”
孟克斯認為,能否控制負面壓力關鍵在于準備功夫。“當某人還沒有做好準備功夫就要面對壓力時,所面對的將是負面壓力,心理就會出現恐慌。恐慌是一種無心理準備的狀態。其之所以準備不足,溯本追源之下,責任在于領導者、經理人和師傅們。有心理準備的人面對壓力時可能迎難而上,充滿斗志。”
孟克斯這位生動的演講者很自然地具有強大的感染力。他對自己職業選擇背后的哲學也持有獨特的見解:我從沒有遇見一個垂死的人說我多么希望之前花更多的時間在工作上。“最快樂的人不一定是優游于滑雪、攀山和工作之間的人。最滿足的人是那些相信自己的工作會為世界帶來影響的人。他們的投入程度可能不似工作與生活取得平衡,但無論以何尺度衡量,他們確實是生活得十份快樂。這不等于說他們完全沒有遺憾。每一位行政總裁,包括管理大師,每當我提到他們為達致盡善盡美而付出巨大犧牲時,他們總是不以為然。如果有機會從頭來過,他們是否會作另一種選擇呢?無一例外,他們都表示不會。對于自己能夠幫助數以千計的人釋放潛能,獲得成長和過上更好的生活,他們都感到非常欣慰。因此,他們的犧牲是值得的,但這不等于有目標的人生就完全沒有遺憾。”